1919年的雜誌插圖的女演員 泰爾馬奇諾瑪 和她的一些電影服裝紙張形式的娃娃
紙娃娃在數百年甚至數千年前已經存在。 它們在幾個世紀前的亞洲文明中的宗教儀式和典禮中被使用。日本人用紙摺出紙娃娃可以追溯到公元800年,他們把紙折疊成和服的形狀。石器時代峇里人將紙和皮革製成木偶。世界各地的其他文明都有紙娃娃。與現今不同的只差在衣服的有無。
18世紀中期,歐洲法國出現了第一個紙娃娃。這些與當代西方紙娃娃更相似。有些博物館可以找到追溯到17世紀80年代末期的罕見的手繪紙娃娃。[5]
1800年初,美國最大的紙娃娃生產商麥克勞林兄弟(英語:McLoughlin Brothers)創立。1920年賣給了米爾頓·布拉德利。 後來,紙娃娃在美國變得流行,然後在接下來的幾十年中越來越受歡迎。
紙娃娃的衣服
由於紙張老化問題,手繪的紙娃娃越來越少見,已成為珍貴的收藏品,未切割的手繪紙娃娃價格可達100美元到500美元之間。
紙娃娃大會每年在美國舉行,有數百名與會者。最近一次大會在2016年夏天在亞利桑那州鳳凰城舉行。[6]
在台灣民間傳說,鬼月七月半,紙娃娃會變成鬼在夜裡殺人。因此,該月份將近時,小孩會丟棄紙娃娃或壓在重物下。[7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