辨音:「場」音chǎng[ㄔㄤˇ]或shāng[ㄕㄤ],「塲」音shāng[ㄕㄤ]。
辨意:
「場(chǎng[ㄔㄤˇ])」是指祭祀之處所、眾人聚集或辦事之處、處所之通稱、寬廣平坦之空地、不耕作之山田、一種物質存在之形式(具有相互作用之範圍)、舞臺、戲劇表演或體育活動之起止或故事情節之段落、量詞(用以計算活動、事情之經過),如「會場」、「商場」、「賣場」、「劇場」、「礦場」、「墳場」、「運動場」、「場所」、「場地」、「廣場」、「操場」、「場面」、「排場」、「場合」、「磁場」、「電場」、「引力場」、「上場」、「好戲上場」、「進場」、「入場」、「出場」、「登場」、「粉墨登場」、「開場」、「上半場」、「分場」、「終場」、「下場」、「收場」、「散場」、「過場」、「場次」、「冷場」、「一場電影」、「大鬧一場」、「三場棒球賽」等。
「場(shāng[ㄕㄤ])」則是指蚍蜉、犁鼠等所堆壟之土堆(或謂之「坻」)或浮壤、耕鬆過之土壤,為文言詞,今已不常用。
而「塲」則是指蚍蜉、犁鼠等所堆壟之土堆(或謂之「坻」)或浮壤、耕鬆過的土壤,為文言詞,今已很少使用。
現代語境中一般都是用「場」,「塲」通常只見於古書中。
文獻連結:
場 塲
《教育部異體字字典》 打開 打開
《國語辭典》(萌典) 打開 打開
國字標準字體筆順學習網打開打開
《國語辭典簡編本》 打開 打開
《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》打開 打開
《成語典》 打開 打開
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打開 打開
漢語多功能字庫(香港)打開 打開
筆順學習 開關 打開
關閉「筆順學習」
相關條目或文章推薦:
一簡多繁辨析之「臺、檯、颱、台」→「台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