凹的康熙字典解释

发布日期:2025-07-25 01:08:01 分类:bet28365365官网 浏览:8378

康熙字典原文正文( 卷别 :正文・子集下 部首:凵部 )

音《唐韻》:烏洽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乙洽切,𡘋音浥 —— 低下也。《東方朔・神異經》:大荒石湖,千里無凸凹,平滿無高下。江淹〈靑苔賦〉:悲凹險兮,惟流水而馳騖。楊愼《丹鉛錄》:土窪曰凹,土高曰凸。古象形字。

音又,《集韻》:於交切,音㕭 —— 窊也。

索引武英殿刻本: 第312頁,第5字

同文書局本: 第135頁,第10字

標點整理本: 第62頁,第34字

注解〔凹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凵部。

〔凹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āo、wā,独体字,五行属土。

〔凹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āo] ⑴ 周围高,中间低,与“凸”相对㈡ [wā] ⑴ 同“洼”(用于地名)

凹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。凹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